

發布日期:?2020-12-28
(中藥膳字〔2020〕042號,2020年12月28日)
2020年工作總結
2020年是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團結抗疫、譜寫壯舉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本會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民政部的領導指導下,在本會黨支部堅強領導下,一手抓配合大局、一手抓把握機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本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穩步推進“七位一體”和“五進工程”,力求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小,努力滿足人民群眾養生強身、防疫祛病的需求。
一、及時轉發文件訊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黨支部多次及時在工作群、理事群轉發上級文件精神要求、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通報有關重要工作訊情,明確要求“共產黨員和領導班子成員要在工作需要的時候,堅決挺身而出、沖鋒在前,服從大局、聽從指揮,堅守崗位、完成任務。會機關全體人員要主動關心、認真學習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的工作部署,關心大局和時局,弘揚主旋律,自覺作維護大局的正能量”,號召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還多次編發防控疫情要求的圖片,提醒大家自覺做到“少出行,少聚集,出門戴口罩,進門先洗手。勤通風,勤喝水,吃好休息好,增強免疫力”,自覺執行中央防控部署和區域規定要求,管好自己和家人,為防控疫情盡責出力。
二、積極投身抗疫大戰。本會李浩副會長臨危受命,大年初一率隊馳援武漢,連續奮戰66天后,又率隊轉戰迪拜60天,戰績突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羅增剛副會長身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副局長,重任在肩,始終堅守首都防控疫情一線;王北嬰副會長、月子食養專委會康佳主委疫情期間積極參加社區一線防疫工作,受到表揚。文化建設專委會張晉主委參與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營養與中醫食療應對》,在“北京中醫藥”網首發論文《中藥香囊辟瘟囊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用探討》;盧子杰副主委、沈佳委員領銜編寫了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江蘇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中醫營養膳食專家建議》,主編出版《新冠肺炎防治中醫營養膳食專家指導讀本》,還積極推動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藥食同源餐飲經營企業標準》立項工作。民族藥膳專委會專家參與制定《中國回醫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方案(試行第一版)》,并發表了《科學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從“清肺排毒湯”到“廚房里的中藥鋪”》等學術文章??导阎魑鶕本┦兄嗅t管理局要求錄制了《疫情期間妊娠女性的中醫健康防護及孕期藥膳調理》視頻。專家委員會張文高常務副主任在微信公眾號和美篇上推出9篇“避疫”文章,公益公開、無償貢獻個人原創養生藥膳方66個。
三、捐款捐物支援抗疫。疫情期間,本會機關全體人員為抗擊疫情捐款4250元。本會攜手河北金木集團向赴武漢國家醫療隊捐贈了由本會配方的價值26萬元的70箱強身健體藥膳營養餐。文化建設專委會、專委會藥膳文化示范基地向南京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無償提供藥膳“雙花固元糕”。張晉主委向武漢一線及北京抗疫前線捐贈1200袋價值3萬元避疫香囊。金訶藏藥(山東)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向抗疫一線白衣戰士捐贈張文高常務副主任配方、價值30多萬元的避疫祛穢藏藥香囊5000個。本會其他理事單位、合作單位也紛紛捐資捐物支援一線,如:北京金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克服交通困難,將價值130萬元的藥膳口服液、飲料等產品,及時送到武漢17家醫院醫護人員和4家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手中。亳州市藥膳養生協會捐款16800元,為亳州地區定點收治醫院、疫情指揮部、公安交警部門、后勤保障單位、公交公司以及各鄉鎮和社區防控點等抗疫單位和防控點捐贈了價值萬元的各類物資;亳城古道養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抗疫期間為亳州地區定點收治醫院和集中隔離酒店的醫護人員免費提供藥膳營養午餐1140份、杜仲面140份,合計總價值38400元。廣東仙津集團有限公司向湖北黃岡慈善總會捐款50萬元,用于黃岡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防護及醫療衛生設施配備;仙津集團旗下的廣東動力火車健康飲料有限公司向東莞橫瀝鎮社區發展基金會防控新冠肺炎專項基金捐款20萬元;仙津集團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支部成員還捐款13050元,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做出貢獻。
四、調整《證書》“業務范圍”。根據修訂后的本會《章程》,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民政部核定,年內本會《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上的業務范圍調整為“理論研究,學術交流,專業培訓,制定團標,書刊編輯,技術服務,國際交流,展覽展示,文化科普”,為本會依章依規開展工作,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五、參與主辦協辦會議。年內,本會參與主辦或協辦、指導了山東日照第四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河北安國河北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重慶第二屆三峽道地中藥材交易博覽會、長沙第三屆民族醫藥傳承振興與發展大會之中國民貿民族醫藥與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基礎理論工委會參與主辦了昆明第二屆藥食同源產業發展大會暨藥膳大賽,制作技術專委會參與指導了首屆全國高校藥膳云大賽等。
本會專家先后出席山東淄博恒大養生谷健康宜居發展高峰論壇、北京《中國食藥同源好產品評價通則》團標驗收評審會、安徽亳州全國藥膳之都藥膳產品開發研討會、北京第七屆京順中醫文化節、江蘇無錫第二屆健康中國千人行動暨中醫健康管理創新發展高峰會、昆明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長沙第十一屆道地藥材產業論壇之中藥材在非醫藥領域的發展與應用高峰論壇、江西德興上饒市中醫藥大會之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山東泰安2020中國中醫藥文化健康發展論壇等,發表藥膳學術報告、演講,科普藥膳知識,介紹發展成果。
六、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本會會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啟動“健康中國我行動·慢病防治工程”,在承德市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營養扶貧公益項目,面向貧困家庭,提供由本會專家委員會審核配方的3000罐、價值100萬元藥膳配方營養奶粉,盡力為決勝脫貧攻堅添磚加瓦。
七、各項工作繼續推進。年內召開3次常務理事會通訊會議,先后增設食藥物質產品規范專委會、康養旅游專委會和食養團餐專委會等3個分支機構,分支機構總數達到13個。委托制作技術專委會設立本會“制作研發中心”,作為藥膳產品的研發、品鑒和演播場所。全年共簽約15個合作項目,其中7個技術服務合作項目、4個專業培訓合作項目、2個制訂團標合作項目;為合作企業制定藥膳配方31個、審核配方4個;全年還新增合作理事單位4個、單位會員2個、產品研發基地(中心)9個?!豆潥怵B生藥膳指南》團標項目結題完成,分別于春、夏、秋、冬之初向社會進行了當季發布;《常用特色藥膳技術指南(第一批)修訂》《中式藥膳技術操作規范 通則》《中風病人群藥膳養生指南》《失眠人群藥膳調理指南》《千島湖魚養生藥膳指南》等7個新的團標項目通過立項。文化建設專委會承擔的13個會級研究課題如期完成,進入成果獎評審環節。全年共計有37人取得本會頒發的藥膳專業培訓合格證書、28人取得月子藥膳調理專業培訓合格證書。民族藥膳專委會積極協助寧夏吳忠創建中醫藥、回醫藥博物館和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醫藥膳原料種植基地建設,還調研北京瑤醫醫院援鄂醫療隊的抗疫事跡,鼓勵和支持醫院牽頭組建瑤醫藥膳學組和創辦瑤醫養生館。
在全會和全行業共同努力下,大疫之年取得上述成績來之不易,是會機關和全行業藥膳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但也要看到,受今年疫情的影響,盡管部分專委會收入有所增加,本會全年財務收入同比呈較大幅收窄,年度結存同比首次出現近年來負增長,而當前全球疫情依然不穩定、不確定。全會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認真總結、堅定信心,立足變局、穩步前行,把握一切機遇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讓藥膳更好地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眾。
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光輝時刻和“十四五”開局之年。全會要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民政部的領導指導下,繼續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充分發揮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藥膳“食藥同源、簡便驗廉,蘊醫于食、寓養于膳”的特色優勢,全面推進研究、膳飲、產業、培訓、賽展、標準、文化的“七位一體”工作格局和進餐廳、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的“五進工程”發展規劃,努力推動藥膳工作上新的臺階。
一、深入學習貫徹“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內容,認真對照規劃和目標中關于建成健康中國戰略目標和有關中醫藥工作的一系列任務部署,自覺主動查找藥膳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并積極主動地做好工作規劃,扎實推動落地見效。
二、辦好中國藥膳大會。積極籌備5月份在北京舉辦“第一屆中國藥膳大會”系列活動,大會將由第十一屆中國藥膳制作技術大賽金獎決賽、全國藥膳與養生保健產品展銷會、2021中國藥膳學術研討會、繼續教育積分、文化科普宣傳、專家咨詢服務等板塊組成,力求把大會打造成本會新發展階段的新品牌。
三、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繼續積極爭取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聯辦藥膳論壇、研討、比賽、培訓、活動等,交流學術技術,弘揚藥膳文化。進一步加強與餐飲業、企業聯系溝通,提供優質合作服務,促進餐飲業、企業推出民眾需要、適銷對路、物美價廉的藥膳新產品,不斷提升藥膳產品質量和產業化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品牌產品惠及百姓。繼續發揮藥膳技術和產品的扶貧作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防返貧工作。各專委會也應當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組織開展上述工作和活動。
四、繼續開展專業培訓。重視研究專業培訓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借鑒和規范疫情中遠程教育培訓的有益探索,研究制定解決根本性問題的可行性舉措,努力增加培訓人員數量,不斷擴大專業人員隊伍,適應形勢變化,滿足社會需求。適時召開培訓工作交流會,推動藥膳專業培訓工作更好地依法依規、健康發展。
五、穩步推進標準化工作。繼續把標準化建設放在藥膳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加快修訂本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規范標準化工作。重點發展面向社會需求的藥膳團體標準,及時總結近年推進標準化工作的可行經驗,進一步打造制(修)訂團標項目的融資機制,不斷培養和充實藥膳標準化人才隊伍。
六、著力加強文化建設。緊緊圍繞藥膳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交流、科普傳播、項目合作、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廣泛開展藥膳文化建設工作,并注重將文化軟實力及時轉化為事業、產業發展的硬實力。繼續協調和推動藥膳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組織工作。
七、活躍分支機構活動。充分發揮各專委會的積極性,各自計劃的重要工作務求落地見效。各專委會形成合力,共同把藥膳事業、產業做大做強。
全會要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奮發有為的工作熱情,用更好更多的藥膳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建成健康中國和實現2035年現代化遠景目標的新征程,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百年誕辰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