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19-12-26
(中藥膳字〔2019〕088號,2019年12月22日)
2019年工作總結
2019年,中國藥膳研究會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民政部的領導指導下,以“自身建設年”為抓手,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本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努力發揮“寓養于膳”“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全面推進“七位一體”和“五進工程”,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一、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一年來,本會結合學習、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自身建設年”為抓手,開展了一系列加強自身建設的工作。堅持加強支委會和黨支部建設,發揮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堅決貫徹執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社會組織管理辦法(試行)》,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進行歸口管理工作對接,并接待醫政司領導來會考察工作。年初根據社會團體管理規定和主管部門要求,對分支機構印章進行統一管理,制定實行《中國藥膳研究會財務管理辦法(試行)》《中國藥膳研究會印章管理辦法(試行)》,并于4月份與各分支機構重新簽訂授權書。根據工作需要,對個別內設機構進行工作調整,并健全部分分支機構班子成員。對全體分支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入會整頓。按照國家規定對本會各授權培訓機構工作進行統一規范。完成更換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和報批工作。召開第三屆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完成本會《章程》修訂和會費調整工作。年內還對本會辦公會成員出勤情況進行了半年通報。通過上述自身建設舉措,有效加強了本會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保障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積極開展學術交流
年內,本會參與主辦或協辦了2019全國(亳州)藥膳發展研討交流會、河北內丘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上海首屆遠程醫學與腫瘤防治高峰論壇、廣州第五屆國際中醫藥大健康博覽會。本會專家先后出席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藥膳社團講座、2019長白山藥膳食療論壇、上海首屆遠程醫學與腫瘤防治高峰論壇、都江堰國際康養論壇、昆明恒大健康集團講座、杭州2019藥食同源與營養保健發展論壇、北京中醫藥健康產業博覽會論壇、杭州食品營養健康產業發展論壇、2019中醫藥傳承·北京論壇燕京醫學傳承分論壇、北京第二屆全國非藥物療法年會、泰安2019中國中醫藥文化健康發展論壇等,發表藥膳學術報告、演講,較好地擴大了本會和藥膳學術的社會影響力。本會文化建設專委會還在南京成立大會上成功舉辦了藥膳文化學術討論會。
三、聯合主辦藥膳大賽
今年,本會分別于5月12日、9月8日和9月19日與當地人民政府聯合成功舉辦了2019全國(安國)第二屆“藥王邳彤杯”藥膳大賽、古井貢酒·年份原漿2019“華佗杯”中國(亳州)藥膳大賽和2019中國(磐安)藥膳主題宴大賽。三場大賽有來自全國各地和加拿大、日本、古巴、俄羅斯等國家的108支團隊參賽,個人選手達到近500人。安國大賽提升了安國千年藥都、皇封藥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亳州大賽再次以味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彰顯亳州“全國藥膳之都”風采,并助力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磐安大賽采取新媒體現場直播的方式,在浙視頻、愛奇藝、時訊大直播、抖音平臺等進行直播,當天點擊觀看量達到千萬,網民反饋空前熱情。安國大賽規?;谱鞯臄蛋偃怂幧湃写绲恼鸷惩瞥龊褪纸拥貧獾乃幧朋w驗區現場制作、品嘗,都成為大賽活動的耀眼的新亮點。本會北京專業培訓中心還組織了第五屆中國藥膳研究會藥膳評委培訓班,共有來自16個省市的餐飲界、中醫界以及各院校的相關人員共60人參加了培訓,為藥膳評委隊伍補充了新鮮血液。
四、繼續加強技術合作
本會技術服務合作項目穩步推進。全年共洽談合作項目25個,其中落實了3個大賽活動合作項目,8個技術服務合作項目,2個專業培訓合作項目,1個理事單位單項合作項目。目前,技術服務合作項目已向需求方提供藥膳配方8個,審核配方26個。全年還新建合作理事單位6個、產品研發合作基地(中心)4個,努力打造藥膳產品孵化器。
年內,藥膳技術扶貧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本會會同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慢病防治專項基金,在對屏南、金秀、承德等地調研考察的基礎上,正在向承德市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的2000名高血糖貧困人群,提供由本會專家委員會審定、價值200萬元的藥膳奶粉,努力探索藥膳技術扶貧的新路子。
五、專業培訓再續新篇
全年共計422人取得藥膳養生專業培訓合格證書、357人取得月子藥膳調理專業培訓合格證書、10人取得國際藥膳專業培訓合格證書,全年培訓工作與上一年度大體持平,提高了藥膳從業人員的隊伍素質和專業水平。
六、標準化建設繼續推進
繼續推進已立項的8個藥膳團體標準項目,目前,《婦女產后食養藥膳原則和臨床應用規范》、《惡性腫瘤人群藥膳技術指南》、《節氣養生藥膳制作技術指南》、《食養藥膳機構服務規范》、《藥膳標準涉及知識產權的處置規則》等5個標準項目已完成征求意見稿,正陸續開展意見征求工作。糖尿病、高血壓、產褥期食養藥膳技術指南等3個標準項目已完成組內初稿,即將形成征求意見稿。本會文化建設專委會制定了《文化建設專業委員會科研課題管理辦法》,根據本會授權啟動了5個立項并資助和15個立項自籌資金的本會級研究課題。
七、民族藥膳穩步開展
年內本會民族藥膳專委會通過研討會、座談會、民族藥膳與名人研究等多種形式,重點加強民族藥膳研究的基礎性、開創性工作。先后開展了組織民族藥膳研究人員赴北京房山藥王谷進行鮮藥考察和座談,積極參加承德藥膳考察和瑤醫藥膳座談會,組織民族藥膳專家前往北京宜生源食品有限公司開展調研和派員出席該公司舉辦的第四屆泡菜文化節活動,支持朝醫藥膳的傳承創新發展。與青?;蒯t藥研究會等單位聯合舉辦《清真養生藥膳標準》起草研討會等活動,并在民族藥膳與名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已有的少數民族藥膳學組均積極組織開展本民族的藥膳研究工作。滿醫藥膳學組也在認真籌建中。
八、全年財務收支良好
全年本會繼續節支增收,財務收大于支,各項工作和活動的正常開展有一定的經費保證。
2019年本會雖然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但距業務主管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多不足,如各專委會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活力不足,規范培訓與人才需求的新情況有待繼續探索和解決等。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整改不足,更好地推動藥膳事業和工作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2020年工作計劃
2020年,本會將繼續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民政部的領導指導下,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繼續毫不松懈地加強黨的領導和支部建設,繼續落實本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各項工作部署,嚴格按照修訂的新《章程》辦會行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藥膳“蘊醫于食”“寓養于膳”“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全面推進研究、膳飲、產業、培訓、賽展、標準、文化的“七位一體”工作格局和進餐廳、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的“五進工程”發展規劃,積極開創藥膳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一、深入貫徹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孫春蘭副總理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是中醫藥及藥膳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中醫藥及藥膳事業進一步指明了發展方向,開辟了新的前景。要把認真學習、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和堅決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和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認真對照《意見》關于“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中的一系列任務部署,特別是在“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等具體任務中,自覺主動查找藥膳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并積極推動落地見效。
二、認真踐行修訂的章程
《章程》是規范社會團體工作的基本準則。要認真貫徹、執行新修訂的本會《章程》,認真履行義務,自覺盡職盡責,弘揚勇于擔當,堅決令行禁止。同時,要依章依規加強對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動態管理,適時吐故納新,不斷增強全會的生機與活力。還要繼續做好依據《章程》對本會業務范圍表述進行增項的后續工作,確保本會工作進一步完善化、規范化。
三、辦好中國藥膳大會
2020年11月,將在北京舉辦“2020年中國藥膳大會”系列活動,大會將由第十一屆中國藥膳制作技術大賽金獎決賽、全國藥膳與養生保健產品展銷會、2020中國藥膳學術研討會等板塊組成。這項工作是本會年度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各部門要及早謀劃和團結協作、全力組織辦好本次大會的各項活動。其中第十一屆中國藥膳制作技術大賽金獎決賽的團體賽參賽名額,仍將延續第十屆大賽的辦法,優先分配給與本會聯合舉辦過全國藥膳大賽的地方,以期推動各地更廣泛地展示、宣傳藥膳作品和藥膳文化,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走近藥膳、了解藥膳、感受藥膳,同時歡迎有條件的地方積極與本會聯合舉辦預賽。
四、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
本會各專委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行業學術論壇或研討會等。重視新媒體傳播快、受眾廣的優勢和作用,探索開展藥膳學術、技術的網上互動與交流。繼續主動加強與餐飲業、企業聯系溝通,提供優質合作服務。通過創新性研發,促進推出民眾需要、適銷對路、物美價廉的藥膳創新產品、打造品牌產品,提升藥膳產業水平和產品質量,助力中醫藥大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繼續通過技術合作積極發展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不斷擴大藥膳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繼續探索藥膳技術扶貧和防返貧工作,努力為扶貧脫貧工作添磚加瓦。
五、著力擴大專業培訓
重視規范專業培訓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調研和制定解決根本性問題的舉措,努力擴大培訓人員數量。適時召開培訓工作交流會,總結工作、提煉經驗,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研究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推動藥膳專業培訓工作更好地依法依規、健康發展。
六、穩步推進標準化工作
繼續把標準化建設放在藥膳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重點發展面向社會需求的藥膳團體標準,努力探索制(修)訂標準的投融資機制,積極培養和充實藥膳標準化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強對在研標準項目的督促檢查,注重邀請同行權威專家參與評審,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調整進度后的項目都能按計劃如期完成和發布。
七、著力加強文化建設
緊緊圍繞藥膳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交流、科普傳播、項目合作、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主要職責廣泛開展工作,開拓新的業務項目,努力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事業、產業發展的硬實力,為促進藥膳事業、產業大發展不斷注入文化活力和動力。繼續協調和推動藥膳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組織工作。
八、活躍分支機構活動
充分發揮各分支機構的積極性,各自計劃的主要工作要落地見效?;A理論、藥材食材、慢病調養、文化建設、社區服務5個專委會都將在年內召開年會。技術制作專委會計劃推出“藥膳名菜、名點”,組建“藥膳菜品研發團隊”,并扎實做好相關培訓工作;藥材食材專委會將嘗試推進藥食材標準建設,帶動藥食材產業發展;民族藥膳專委會爭取年內成立滿醫藥膳學組,及籌建民族藥膳研究基地;月子食養專委會將優化月子食養飲食和進行藥膳餐譜升級,盡力滿足南北地區差異,服務更多用戶,實現全年培訓人數有大幅度增長;慢病調養專委會將加快推進高血壓、糖尿病、產后調養3個標準項目制訂工作;文化建設專委會將加大對在建藥膳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的日常監督檢查,并積極遴選新的示范基地;社區服務專委會將組織開展“藥膳標準起草編制”“藥膳行業培訓”等工作,并啟動藥膳進社區的試點工作和推廣普及工作。
各分支機構要樹立“全局一盤棋”的意識,在做好本專委會工作的同時,支持、協助其他專委會運用其自身資源優勢開展相關工作和活動;開展相關工作和活動的專委會也要主動與業務歸口專委會加強溝通聯系,自覺接受歸口專委會的業務指導,不爭搶歸口專委會的已有資源和正在開展的工作與活動,各專委會形成合力,共同把藥膳事業做大做強。
20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與部署的開局之年,我們要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奮發有為的工作熱情,努力把社會民眾期待的藥膳養生服務進一步依法依規依章、做好做大做強,讓藥膳事業和產業、產品更好地造福社會、惠及百姓,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健康中國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我們應有的時代貢獻。